不须参、苓之补,不用姜、附之峻者,厥阴、厥逆与太阴、少阴不同治也。视其前后有不利者,即利之以降其气,前部小程知曰:前部不利,后人治以五芩;后部不利,后人治以承气是也。
然喘而微,则未全入里也。阳明病,面合色赤,不可攻之,必发热色黄;小便不利也。
伤寒六、七日,邪传厥阴,厥热胜复之时,医不详审阴阳,而大下之,致变中寒下竭之坏证。经曰:血并于下,乱而喜忘;喜忘者,好忘前言往事也。
魏荔彤曰:病在少阳,乘其正旺,如法治之,何病不已。本自寒格,谓其人本自有朝食暮吐寒格之病也。
桂枝有坏病,柴胡亦有坏病;桂枝有疑似证,柴胡亦有疑似证。厥阴下利,有大热而渴,脉强者,乃邪热俱盛也。